原料:食用菌粉、谷物、堅果、水果、乳粉、糖漿、蜂蜜、食用油、礦物質、其他食品添加劑等。
產品:食用菌營養棒(多種口味、多種規格)。
成本:0.8 元/條。
特色:專利配方,較好地保存了食用菌的營養,口味好,食用方便,品種多,受眾廣,市場大。
市場:市場對食用菌即食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,目前市場上的食用菌即食食品品種單一,知名品牌少;面向商務人士、運動人群、學生、旅行者等的營養棒市場需求正穩步增長,我國的營養棒和能量棒市場規模約在0.8-1 億美元,并保持快速增長;主打食用菌特色的營養棒仍是市場空白。
以年產食用菌營養棒200 噸計,需設備投資約300 萬元,流動資金約200萬元。假設平均每條食用菌營養棒(25g)的成本為0.8 元,出廠價為2 元,項目年產值可達1600 萬元,實現利潤約960 萬元。
原料:高檔食用菌(竹蓀、雞樅菌、羊肚菌、灰樹花等)、大豆等。
產品:高檔食用菌醬油、食用菌風味醬料等。
品質:綠色天然,營養豐富,口味鮮香,可滿足市場對高檔調味品的需求。
技術:新一代食用菌醬油釀造、灌裝及防腐技術,食用菌有效成分提取濃縮技術。
成本:略高于普通醬油、醬料的生產成本。
特色:普通設備,專有技術,產品附加值高。
市場:中高檔調味品市場容量正穩步擴大,主打珍稀食用菌特色的高檔調味品市場仍是空白。
以年產高檔食用菌醬油1000 噸、食用菌風味醬料1000 噸計,需設備投資800 萬元,流動資金300 萬元,年產值約10000 萬元,實現利潤約4000 萬元。
原料:食用菌、茶葉、中草藥、添加劑等。
產品:食用菌保健袋泡茶(多種口味、多種規格)。
品質:將袋泡茶賦予了食用菌的保健功效,品質穩定。
技術:食用菌營養全粉技術、袋泡茶生產技術。
成本:略高于同類產品生產成本。
特色:充分利用了我國豐富的食用菌和中草藥資源;產品較好地保存了食用菌的保健功效,口味好,品種多,受眾廣,市場大;可面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,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附加值;原料利用程度高,殘渣少,污染??;無需特殊設備,投資較小,回收期短。
市場:我國人均食用菌攝入量仍處于較低水平。食用菌雖營養豐富,但味道
獨特,烹調較為復雜,市場對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,目前市場上的食用菌即食食品品種單一,知名品牌少。袋泡茶是一種沖泡快速、清潔衛生、用量標準、便于調味、攜帶方便、可賦予各種保健功效的茶產品,很好的適應了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。袋泡茶誕生于二十世紀初,但到了二十世紀70 年代末,才進入快速發展時期。目前,袋泡茶已經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茶葉消費的主流;而我國袋泡茶僅占茶葉市場總量的不足一成,并且品種較為單一,未來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主打食用菌特色的保健袋泡茶基本上是市場空白。
以初期年產食用菌保健袋泡茶50 噸計,需食品級廠房約300 平方米,工人15-20 人,設備投資約500 萬元,流動資金約300 萬元。假設平均一兩食用菌保健袋泡茶(50g)的成本為15 元,出廠價為50 元,項目年產值可達5000 萬元,實現利潤約3500 萬元。
本技術由中科院老專家技術中心研發,現向全國尋求合作方。
聯系方式:010-88201286 魏先生